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可能不被喜爱,却注定一生不会平淡——

观察网   2023-05-13 03:43:01

策划 / 卢舫

撰文 / 卢舫、A.R.小点点、Helena

专业支持 / 花花


(相关资料图)

编辑 / KY主创们

今天为大家科普一种人格特质——高戏剧需求型人格(Drama-Prone Personality,也被称为Need For Drama Personality,即NFD),简而言之就是对「生活中发生戏剧性冲突或事件」的需求程度很高。后文我们简称为高“抓马”型人格。

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个新研究中指出:“具有戏剧性性格的人通常过着混乱的生活,并给家人、朋友和同事造成人为的危机。”Ta们通常觉得在自己经历的负面事件中,自己毫无责任。自己做一些不好的事,也是别无选择、被逼如此(Frankowski et al., 2016)。

高“抓马”型个体,通常亲密关系一直失败,在工作场合常制造冲突,在社交媒体上也是经常与人冲突;一方面爱传别人的八卦,另一方面自己也常常成为八卦的中心人物,通常会有一定的操纵性(Ones et al., 2007)。

研究者指出,NFD人格的出现几率很大,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NFD人(Frankowski et al., 2016)(注:此处可能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想先提醒大家,不要歧视任何一种人格特质,人格特质的形成是由一定的先天因素决定。我们去学习和了解它,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拥有这个特质的人群自我了解、扬长避短,也为了让其他人能够加强对这个人群的了解,尽量减少相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来看今天的文章。

做一个“高抓马” 人,

其实是一件挺痛苦的事。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测试题——

你可以对以下的句子在 1-7 的区间内打分,非常不同意是 1 分,非常同意是 7 分。

而第 12 个句子是反向记分(即非常不同意是7分,非常同意是1分)。

如果平均分超过了 3.66 分,

那么,你可能也具备了 NFD 这种人格特质。

1. 有时候,我觉得激怒人很有趣。

2. 有时我会说某人的坏话,并希望他们能发现我说了。

3. 有时我说话、做事,只是为了看看别人的反应。

4. 有时我让人们互相竞争,以获得我想要的东西。

5. 我总是直言不讳,哪怕之后会付出代价。

6. 我很难隐藏自己的观点。

7. 那些表现得像我朋友的人,在背后捅了我一刀。

8. 人们经常在我背后议论我。

9. 我经常想知道,为什么这么疯狂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10. 我觉得在我的生活中有人要来抓我。

11. 很多人都冤枉了我。

12. 在说出我的想法之前,我会等待。

高抓马型人通常有着复杂的个性。

在五大人格测试中,NFD 人的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较高,这意味着ta们开朗热情,容易兴奋,同时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在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两方面的水平较低,这意味着ta们不喜欢守规矩,做事没计划,不太重视与身边人和谐共处,容易起矛盾。

另外ta们的神经质(neuroticism)水平较高,容易冲动且易怒,这并不是因为ta们真的特别焦虑或是脆弱,而是因为ta们沉浸在了自己脑补的戏码中。

北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成人与高等教育学系的Suzanne Degges-White教授将NFD人形容为「既很擅长吸引他人,同时又很擅长惹周围人反感的人」

在亲密关系中,ta们会控制不住,因为一些小事陷入戏剧化的争吵中,说话做事都容易冲动,同时喜欢操纵伴侣做事。

在学校和公司,ta们一方面喜欢吸引人注意,同时喜欢挑起人际间的冲突。当遭遇不顺利的事,ta们会坚信自己是受害者。

平静的生活令ta们感到空虚,找不到存在感。反而是在冲突里、在戏剧化的情节里、在作为受害人的情绪里,ta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人都需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哪怕是通过令自己和他人痛苦的方式,“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都会比“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更好令人接受。一些人会通过物理自虐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原因也是在此。

事实上,ta们之所以做这么多事情来让别人关注自己,是因为,本质上,ta们通常都有一颗低自尊的心,有着自我厌恶的底层色彩。Ta们冲动和控制性的行为,是为了弥补负面的自我评价——越觉得自己不行,就越要通过向全世界索取回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ta们难得恢复理智、平静下来时,当然也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令人讨厌的事情,自己搞砸了一段又一段的关系。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1. 40岁的男性A, 平日里喜欢大声说话、自我吹嘘、请客吃饭,成为注意力的中心。但是在朋友关系和家庭生活中控制欲强,脾气暴躁,一点就炸。总是有被迫害感。他身边不缺泛泛之交,却没有几个交心的朋友——因为相处久了大家都会被他吓走。

2. 52岁的女性B, 在家庭中经常通过“你对不起我”等语言或哭泣的行为,通过愧疚感操纵家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或者喜欢哭诉自己被人伤害。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再重视她的哭诉,因为发现她除了博得关注外,并没有做出什么努力。

3. 23岁的C,喜欢比身边的人看起来更优越,人际关系差,嫉妒心极强,无法相信他人,觉得他人都是自己的敌人。

感到孤独,所以通过抓马的方式赢取关注,但因为无法信任他人,无法将他人的关注转化为心理连接,同时因为抓马过多而失去他人的理解,变得更加孤独。Drama的快感是短暂的,孤独是ta们更常有的感受。

不难看出,很多高抓马型人格都拥有着“矛盾的自尊”:人前看起来很自信,其实经常怀疑自己的价值,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高抓马型人格是一种

很难改变的人格特质。

一个人拥有NFD这种人格特质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有可能是生理上的 ——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产生情绪,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负责提供合理判断,如果连接两者之间的神经网络在发育上不匹配,人就容易产生异常冲动的个性。

如果小时候大脑受过伤,影响杏仁核的发育,也会让人在长大后难以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就造成了这个人看起来常常小题大做,夸张而不合时宜地表达情绪。

当然,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 ——

有些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就会在长大后表现出夸张的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弥补童年时在这方面的缺失。

也许许多人都想过,问身边那位抓马型的朋友一句:「你能不能改改你这性格啊。」可能ta们想改,只是确实很难。因为这种人格特质,还容易让人上瘾。

我曾经和一位拥有高抓马型人格特质的朋友聊天,他说:

「我只是觉得,做那些事情,其实还挺爽的。

当所有人都看向我,所有人都要想着怎么关心我时,我感受到无尽的爱意,我感受到自己很厉害。」

NFD人通过夸张的行为和语言,获得别人的关注、影响他人的生活时,ta们会感受到一定的控制感和权威感,由此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感受。但很显然,这种「我很厉害」的感受,只是虚假的泡沫。当身边人稍微不那么迎合ta,或者遭遇到来自外部真实的挫折时,落差感让ta们会很容易把自己「受害者化」。

而「受害者化」的心态,又让ta们想要用更戏剧化的方式,来重新加强「我很厉害」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戏剧化的行为,比如大吵大闹、摔东西、哭泣,都会让ta们感受到强烈的快感。

这种上瘾一般的感觉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ta们生活得越动荡,就越快乐。如果什么都没发生,ta们会感到痛苦,就像有戒断反应一样。

作为高抓马型人,

能怎么办呢?

身边人因为自己感到痛苦,自己也感到痛苦。那么NFD人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呢?

改变的关键是:不再追求虚假的自我力量感。其实ta们通过追求drama,本质只是在验证“我是被关心的”“我是重要的”“我是有力量(影响别人的)”。在ta们戏剧化、不太人喜欢的外表背后,是非常卑微、孤独、渴望爱的心。

但通过戏剧带来自我力量感无异于饮鸩止渴。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是变得勇敢,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和渴望,把这种真实直接表露出来。Ta们会发现,这样的表达方式,比起抓马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可能得到ta们想要的爱,当然也有可能被拒绝和伤害(但这就是生而为人,无人可以逃避的风险)。

只有付出尝试后,才可能因为受到正向反馈,而逐步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

你爱的人是高抓马型人,

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爱ta,并且希望给ta帮助,你可以在下一次,ta又做出抓马行为时,不要回应ta的抓马,不给ta想要的回应。相反,等ta平静下来之后,你可以尝试用共情的方法,告诉ta,你知道其实ta只是渴望被关心和被爱。

当然,前提是你们之间有足够好的信任关系,以及ta已经做好了准备自我接纳——否则可能会引起ta激烈的否认,和新一轮的抓马行为。

但倘若其实ta刚好一直在等待被人理解,你的话或许会让ta因为被理解而有一番情绪的抒发。然后你再和ta讨论,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陪伴ta,等待ta的改变——中间必然会有反弹,但不要因为ta的反弹而做出冲动负面的回应,一旦你们之间的信任被破坏,ta又将拒绝被你影响。

高抓马型人在他人眼中,可能会有些讨厌和疯狂。但请我们记住这种疯狂也代表着ta痛苦的程度。

但是,也同时要记住,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帮助别人。每个人都先过好自己,是合理合法、正确的作为。尽力而为,已经足够。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