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如今的白酒界,茅台已然成为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它不仅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酱香酒行业,甚至还直观的拉高了贵州的GDP。如果你不信,下面这组数据会告诉你答案。
2018年6月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大关,而贵州全省2017年全年的生产总值也不过13540.83亿,相当于茅台自己占了全省近七成GDP;2020年,酱香酒全行业以8%的产能,实现了全行业27%的销售收入和40%利润。
无论是对于贵州的生产总值提升还是酱酒行业的发展,茅台的贡献都可以说功不可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也正因如此,飞天茅台969的出厂价标着1499的零售价,可市面上的真实售价却在3000元左右,并且依然一瓶难求。而能有如此的成绩,必然和它无与伦比的品质和超强的社交属性有着必然关系。
而在今年,随着疫情的全面放开,各行业有序恢复生产、全行业经济复苏之时,本以为茅台价格会持续走高,可实际情况是茅台的价格接连下滑。
从开年以来茅台的价格更是迎来了“3连降”,有些地方甚至一度降到2600以下,与此同时今年第一季度茅台的销量也远不如去年,昔日茅台专卖店门口排队抢购的人也已不在。为啥茅台的价格会接连下滑呢?难道是茅台不“香”了?
其实这主要与以下3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1:茅台扩产导致产品收藏属性下降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茅台宣布耗资155亿进行扩产,而茅台的实际产能将直接增至1.98万吨/年,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市面上将会多出来近4000万瓶茅台。
要知道,茅台的受众人群是有限的,而市面上将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茅台,自然会影响整的价格。加上茅台的开瓶率一直都不高,不少人都是用来收藏或赚差价,茅台的增产必然会影响那些原本收藏茅台的人群。
原本是供不应求,现在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最终的售价也会受到牵连。
第2:茅台接连推出新酒品,酒友们的可选择性变多
平时比较关注茅台的朋友都知道,如今市面上畅销的茅台并不只有飞天,还有1935和生肖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
特别是茅台1935,它从推出的时候品质对标的就是飞天茅台,只不过它的价格更加划算,用于做口粮酒来说好像更实惠一些,毕竟飞天茅台需要加价购买。
新品接连不断的推出必然会影响飞天茅台的市场占比,这也使得茅台的价格在今年一降再降。
第3:白酒行业透明化,消费者对酒水的消费开始变冷静
虽说飞天茅台酒无论是品质还是口碑都十分不错,但是归根结底也是粮食酿造的纯粮酒,其真实成本并不高。而当“酱香热”的风过去后,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智。
如今的茅台更多的使用招待送礼,而老百姓平时喝的口粮酒更多的是开始注重性价比。像那些百十元左右的酱香酒,已然成为了酱香酒消费中的主力。
加上上半年本来就是白酒行业的淡季,大家对白酒的需求有所下降,在诸多因素的加持下,不仅是茅台,其它的白酒实际成交价格也是有下降的趋势。但这对于喜欢喝酒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纯粮酒是越陈越香,趁着又会买入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十分不错的。说到这里给大家也推荐2款性价比不错的纯粮酱香酒,平时喜欢喝酒的朋友不妨看看。
第一款:风云酱父
这款酒产自酱香酒核心产区的老酒厂,酒厂则是由茅台老厂长李兴发一手创建。
李兴发不仅是茅台的老厂长,在业内也是被尊称为酱香之父。当年他通过品评记录,发现酱香酒三大典型体之余,还找到了茅台酒酿造工艺上的不足。后来他把研究结果运用到了茅台酒酿造工艺改良中,使其茅台酒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而带看1995年,李兴发从茅台酒厂退休后回到自家的老酒厂,同儿子李长寿一起担任酒厂酿酒师。为了使其酿造的酒品质更纯粹,他要求酿酒原料与茅台一致,只选用贵州红缨子高粱做酿酒主原料。并且刚酿出来的酒还会放到酒库中窖藏5年,出窖前再加入12年的老酒与之调香。
酒液入口细腻优雅,粮香与花果香之余还有陈年老窖的窖香,饮后暖而不燥,口齿留香。
第二款:北大仓 优部
这是一款老牌酱香酒了,不少北方人都将其作为口粮酒,深受当地酒友的喜爱。
这款酒虽然和茅台一样都是酱香酒,但因为在酿造方法上结合了北方酒友的饮酒习惯,所以在口感上和贵州酱香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此酒闻起来粮香浓郁,酱香突出,入口很醇正,比较柔和偏甜,余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