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日报:10年调解案件1300余起 这间调解室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上游新闻   2023-04-14 12:04:40

“李大姐是个热心人哦,这几十年来她为我们社区调解了上千起矛盾纠纷,我们都信服她”。近日,在长寿区凤城街道梅村社区“李大姐”调解室,部分前来调解的群众对“李大姐”称赞不已。“李大姐”名叫李洪志,今年78岁。她不仅是辖区群众的“贴心人”,还是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节者,曾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长寿区司法局、凤城街道办事处、河街派出所在梅村社区专门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李大姐调解室”,群众中流传着“有困难,找李大姐”的说法。

甘当社会和谐“润滑剂”

1999年,李洪志从原长寿化工厂退休。退休前,她担任长化厂退管办书记兼主任,长期从事居民调解工作。


【资料图】

2011年,长寿化工厂改制,各种矛盾交织,退休在家的李洪志主动站了出来,带着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的态度,凭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一方面帮助职工反映各种合理诉求,一方面运用群众工作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帮职工家属办理社保的事情。”李洪志回忆,当时厂里不少职工家属的户口是从农村转到厂里,如果退休职工去世后,家属只能领10年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200元,完全不够生活”,职工家属意见很大。李洪志了解到,可以通过购买社保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未来职工家属每个月可以领到800元以上,并且逐年增长。于是,李洪志牵头义务帮助职工解释政策、开证明、写申请、收资料,花了3个月时间,帮助几百名职工家属办好了社保,解决了实际问题。

“李大姐,太感谢你了!给你100块钱当辛苦费!”面对受益群众真诚的酬谢,李洪志分文不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正因为她总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解决困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福利,成为群众信任的“李大姐”。

2013年7月,长寿区司法局牵头成立“李大姐调解室”。有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的李洪志,主要负责3000名长化厂退休职工和梅村片区9000名群众的人民调解工作。

在20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李洪志总结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采取得力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她还注重法制宣传和群众的教育工作,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逐年提高。

竭力做好群众“贴心人”

“只有大公路上有路灯,背街小巷黑黢黢的。”

梅村社区曾是一个人员复杂、环境落后、矛盾重重的地方,不少群众对自己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有较大意见。有一段时间,社区背街小巷的照明设备不完善,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甚至有人摔伤。李洪志觉得,路灯不亮看似小事,但隐患极大,特别是群众摔成重伤后,极易导致信访事件。

“小事不小,办好小实事,筑牢大民生。”李洪志积极向当地政府、市政部门反映,希望尽快得到解决。不久后,梅村社区的背街小巷亮起来了,清洁卫生状况也大幅改观。

在梅村社区,曾有一个商业银行网点撤销,给周边群众办理金融业务带来不便。

李洪志听闻后,立马把情况反应给了街道办事处,弄清缘由后与社区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商业银行网点的新增与关闭,不是政府行为,是市场行为,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各地段的人口数量、产业机构、发展潜力等因素,自行决定。”李洪志耐心解释。

随后,李洪志又提出建议,希望政府金融部门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沟通,不要“一刀切”,综合网点撤销后,适当增加ATM自动存取款机,方便关口群众存款、取款、转账、查询等基本需求。最终,她的意见被采纳。

在群众之间的矛盾调解中,李洪志影响力颇大。2021年12月,梅村社区出现了一起“埋错坟”。方、何两家在同一陵园临近位置为长辈提前购买公墓,由于两处墓穴位置相近,方家将去世的老人埋到了何家购买的墓穴里。中国人历来讲究“入土为安”,这导致两家矛盾激烈。

都知道“李大姐处事最公平”,于是方、何两家主动找到到“李大姐调解室”寻求调解。李洪志对两家人进行耐心劝导,一面劝解何家“死者已入土为安,得饶人处且饶人”,一面告诉方家“有错在先,必须支付合理赔偿。”因李洪志出面化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方家按照市价赔偿何家8000元,并且帮助方家卖掉了闲置的公墓,挽回损失3000元,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这些事例只是20多年来李洪志所做好事的“沧海一粟”,作为群众诉求的代理、矛盾的调解者,李洪志总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为群众争取利益、调解矛盾,赢得群众一致赞誉。

传好为民服务“接力棒”

尽管李洪志今年已78岁,但仍竭尽所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出一支踏实肯干的“李大姐”调解队伍,则是当务之急。

“‘李大姐’通过‘传、帮、带’方式,将调解经验传授给我们。”第二代“李大姐”的带头人江萍在企业破产后做过社区主任、党支部书记,现在是凤城街道专职调解员。

处理矛盾纠纷,江萍有自己的心得,那就是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倾听、坚持用群众的方法去解决。江萍说,在李大姐身上她学到了经验方法,但更多的是李大姐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基层工作者的责任心,服务群众的意识。

现在,社区党委副书记靳小薇又从江萍手中接过了重任,“李大姐”调解队伍已经发展到“老中青”三代共23人。

在李洪志的带领下,调解室成员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预防在小、调解在早、民生为重”的原则,及时、主动、妥善地予以处置,使矛盾纠纷不激化、不上交、不失控。

调解室还总结出32字调解心得:晓之以法,促成互谅;换位思考,平衡利益;耐心细致,理清责任;客观公正,居中调解。

李洪志和梅村社区干部还一起梳理了“梅村社区热心群众名单”。遇到突发、紧急、重大、疑难案件,让关联群众广泛参与到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置中,该方法对抗小、效果好,尤其在积案、难案的化解上,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统计,“李大姐”调解室成立10年来,一共调解案件1300余起,挽回损失600余万元,办结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5%,梅村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和事佬”“明白人””搁得平”。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通讯员 陈希

编辑:陈秀娟

责编:徐浩

审核:宋岩

热文榜单